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新洞穴喻:我對於人生的另種見解


最近想到一個自己的「洞穴喻」

柏拉圖的「洞穴喻」是在描述人類與真理的關係,故「洞穴喻」中描寫了人類從代表無知的洞穴中走出來,然後邁向穴外,並且直視太陽(即真理)的那段進程。而我的「新洞穴喻」,則是我最近想到的一種對於人類生命進程的一種比喻。我把生命比喻了石頭,而世界比喻成了一個永無止盡往地下延伸的洞穴。這個比喻出自於一些我對於世界的觀察。最近幾天,我對於事情的靈感一直在迸發。我一方面覺得興喜,但一方面又很害怕抓不住這些感覺,甚至是害怕這些想法只是虛幻飄渺的想法。但不管如何,順著心情紀錄一下。

新洞穴喻

在我的「新洞穴喻」中:每個生命都是一顆獨特的石子,每顆石子都擁有自己的特殊的稜角與輪廓;相對於生命,這個世界則是一條往地下延伸的穴道,其路徑崎嶇,沿路有許多凹凸不平,並且向下的道路永無止盡。而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顆不停在穴道中,向下墜落的石由於石有稜角,所以石在墜落的過程中會受到消磨與損害。再來,由於每顆石輪廓與角都度不同,因此再經過不同類型的崎嶇時,有些可以毫髮無傷的順利通過,有些人卻會因為衝撞而被磨損。而這個比喻主要是想傳達兩件事:


1.由於生命的本質是獨特的,因此生命的過程也是獨特的


最初會想到洞穴喻的原因是因為:以往我在遇到困難時,總是羨慕他人的生命輪廓與自己不同。我會難過自己的如此不同,我個性羞怯,人又奇怪的,因此常覺得自己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並且因此受到傷害。我很希望「普通」這件事,我想要有正常的社交能力、思想(這樣可以跟別人聊天)。我很難過為何別人可以過得順遂,但偏偏我自己的生命卻被困在很奇怪的地方。但是,最近我想通了一個道理。就是——其實根本沒什麼普通。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石頭,它都是獨特的。只要我們擁有石頭的本質,就無法避免要跟這個世界產生碰撞;只要身為一顆石頭,在穴道中墜落的過程,這個世界就會一點一滴的消磨我們。差別只在於,每個生命的稜角不同,因此通過時受到的磨損也不太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會只注意到自己過不去的那個關頭,卻忘記了自己輕鬆通過的那些區段,其實也有很多人在通過的時候受到了傷害。由於最原初的型態,每個人在遇到不契合的環境時,一定都會受到世界的撞擊而受傷。因此想要過得好,就必須打磨、圓潤自己並順應著世界的脈絡。就像是莊子《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故事中庖丁神乎奇技分解牛隻的能力並非一夕所致,他是經過了十幾年的摸索,破損了好幾把牛刀,最後才習得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竅,因其固然」的技術。因此,雖然這個世界在消磨我們,但同時我們也是在順應這個世界。只有經過不斷磨損的功夫,才能摸透世界的「固然」,並且「因其固然」恢恢乎於天地且遊刃有餘矣。


2. 洞穴是無涯,石子卻是有涯


就像前面說過的,只要身為一顆石,不可避免的就必須跟這個世界產生碰撞。最終,經過不斷的磨損,即使我們學會了如何「因其固然」的通過每個關口。但由於世界無涯,但生命卻是有涯。因此最終,不管我們如何保全自己,我們還是會因為無窮的碰撞,被世界造成的磨損而破裂,最後化為塵土。所以我們墜落是有其終點的,終點在於自身的碎裂。

這聽起來可能讓有點哀嘆,但其實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因為如果石子堅硬無比,可通過每段崎嶇的關卡,而不會受到世界的消磨。那我們又要去哪裡呢?穴道是無止盡的,因此每個生命就只能不停的往下墜落、墜落,不知盡頭在哪,也不知要往哪裡去。這就像薛西佛斯的神話一樣——薛西佛斯受到神永無止盡的懲罰,必須不停的向山頂上滾動石頭。然而,一但當他把石頭推到山頂時,石子又會馬上滾下到山。因此,薛西佛斯只得再去山下把石頭推上來。而這樣的進程是永無止盡的,薛西佛斯必須不停的滾動石頭,永遠無法從石頭墜落、無止盡的輪迴中逃脫。而生命永無止盡的墜落,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其實也像是薛西佛斯受到無止盡的懲罰。此外,對於「生命有窮盡」這件事,我們哀嘆又能怎樣呢?即使知道了世界無涯,生命卻是有涯。但是我們能拿他怎麼辦?我們既不可能改變生命的本質,也不可能不走到盡頭。最後,或許就只能像莊子說的,我們只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既然無能為力,不如坦然地把自己放置在命運當中吧。

總結地來說,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人生墜落的事實,但是還好它不是永恆的地獄。還好,至少我們可以學習,順著墜力,御風而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把人當做人的神秘體悟

把人當做人 今天上中國哲學史時,發生了一件小事,讓我產生一種奇怪的體悟。我想要把它記下來,防止自己忘記這個心情。 事情其實沒有什麼特別。這學期,由於某些緣故很少去上課。但這次聽說老師考前一週會公布溫習題,所以就去上課了。然後上課剛開始,老師在談王陽明,並問大家「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