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古代不同地區的中國人是互相如何溝通的?


古代不同地區的中國人是互相如何溝通的?

這個問題很奇怪,不就說中文嗎(古中文之類的)?不是喔。雖然現在感覺很正常,但這種「一個國家的人都說同一種語言」的想法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古代中國,各地的語言不僅有差異,甚至可能是完全互不相通的。
《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齊也,不可得矣。」
有名的「一傅眾咻」成語,講楚人學齊語的故事。-->不同地區,語言不同。
《左傳・宣公四年》「楚人謂乳谷、謂虎於菟 , 故命之曰鬥谷於冤 」
楚人把乳稱為「谷」,把老虎叫做「於菟」。-->不同地區連基本詞彙可能都不ㄧ樣,別說發音、腔調了。

室友之前去廣州,她就說那邊的導遊跟他們講「廣州客家話有一百種方言跟發音,別看這邊大家都講客家話,翻過一個山頭,這村的人就聽不那村的人的話了。」
所以,古代不同地區的中國人是如何溝通的呢?
  • 對於九成的普通百姓:根本沒有必要溝通,因為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會出遠門
  • 對於讀書人或上層統治階級:使用書面文字或是官話



1・共同語(雅言、官話)


中國最早已知的共同語應該是的春秋的「雅言」,是一種以王畿語音為標準的口語。

古字「雅」跟「夏」相通,因此雅言是華夏族群的共同語的意思,主要流行在黃河中下游一代。
劉台拱《論語駢枝》:「夫子(孔子)生長於魯,不能不魯語。惟讀《詩》讀《書》執禮,必正言其音。…..詩之有雅風也亦然;王都之音最正,故以為雅名。列國之音不盡正,故以風名。」

翻譯: 孔子生於魯國,雖然會說魯語,但是讀《詩》讀《書》還是以雅言讀書。

之後,每個朝代的統治階層也有自己的共同語,因為是上層菁英統治階層互相交流的語言,因此也稱「官話」,基本都是以那個朝代的「首都方言」為標準音。比如,唐跟唐以前的朝代,因為大多建都於河南洛陽,因此官話偏向「河洛語」 。至元明清,因為首都於北京,因此官話偏向「北京話」。

*不過雖說是「官話」,但這種語言也多僅停留在統治階級(讀書人、官員),沒普及到全國百姓,因為大部分的人沒事不出門(也沒能力出門)!

*其實官話這個詞大略明朝才出現,之前都稱為「雅言」「正音」(正確的發音)

是愈到後期,隨著社會交流變得頻繁,「官話」流行的範圍才開始突破階層界線,變得廣闊。
(明朝)《利瑪竇中國札記》指出「有一種整個帝國通用的口語,被稱為官話,是民用和法庭用的官方語言。⋯⋯官話現在在受過教育的階級當中很流行 , 並且在外省人和他們所要訪問的那個省份的居民之間使用。 ⋯⋯這種官方的國語用得很普遍,就連婦孺也都聽的懂。」
(翻譯:呃不需要翻譯)

不過,這種流行只是地區性的,還不算是全國流行。
(清朝)1810年高靜亭編官話教材《正音撮要》:「正音者,俗所謂官話⋯⋯語音不但南北相殊,即同郡亦各有別。故趨逐語音者,一縣之中以縣城為則,一府之中以府城為則,一省之中以省城為則,而天下之內又以皇都為則。故凡紳之家及官常出色者,無不趨仰京話,則京話為官話之道岸。 」
(翻譯:雖然都叫「官話」,但還是存在有南北差異,地區差異。不過基本還是根據統治中心為學習樣板,地方的學省城,省城學首都的。)

此外從「故凡紳之家及官常出色者,無不趨仰京話,則京話為官話之道岸。 」也可大致判斷出,「說官話」在當時算是一種流行,但並不是官方強制推行的統一語言
(清朝)法國耶穌會士Joseph de prémare 在1968年去中國傳教,並在他的著作《漢語札記》 序言中說 :在中國的不同地方,漢字的讀音各不相同。很多文人在讀單詞的時候,用的都是他們從小就學會的地方口音。如果你的老師就是這樣,而且他還不知道官話裡的發音,那你就不能求教於他。在我的書中,我盡量把所有的漢字注上我認為是官話裡的讀音。如果你的老師像我注的那樣來讀這些漢字,那你就可以相信他。
以前讀書很注重誦讀,除了方便記憶之外,可能也是為方便老師糾正官話的口音(好像學外文喔)

不過還是有許多人,是用自己的地方口音讀書。特別是福建、廣東的人在準備科舉考試,習慣用方言讀書,導致他們在宣讀朝廷指令時仍然習慣用方言讀音。

直到雍正皇帝受不了,才推行過官話普及,下諭旨,點明讓福建、廣東的官員好好學習官話,並在福建各地建立了正音書院 ,並要求讀書人一定要會講官話才能當官
(清朝)清俞正燮 《癸巳存稿》:「雍正六年,牽旨以福建廣東人多不諳官話,著地方官訓導。廷臣議以八年為限,舉人、生員、貢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准送試。」

(不過似乎沒什麼成效)




2・書面文言文
古人的第二溝通的工具就是書面文言文。

戰國時代,各國使用的文字都不太ㄧ樣。直到秦始皇推行了「書同文」,將小篆定為全國的通用文字。這才使得全國的書面溝通,有統一的文字基礎。



而除了文字統一之外,中國的書面語(文言文)也在此後形成了一種「基本詞彙」與「語法結構」類似的穩固結構。

這種「穩定性」,讓各語言不同的官員之間的通信,能保有一致性。不同地區的讀書人,即使語言不同,也可以利用筆談的方式溝通。此外,文言文也成為一種可以穿透時空的文體,即使過了兩千年,現在的學生去讀也可以看得懂大概。

文言文的穩定性來自以下兩點

1・漢字是表意(象形)文字:

漢字是象形文字,每個字的「字型」跟「字音」沒有絕對的關係。即使口語(字音)快速變化,文字卻能維持一定的穩定性。

「拼音文字」就很容易隨著口語習慣的變化。一但口語改變,文字為了「表音」就會跟著產生變異。比如現代英文跟古英文,已經有巨大的差異,而同為表音文字的拉丁文也幾乎已經成為死文字。

這邊附上「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英文詩歌」Beowulf(貝武夫)的原文連結,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閱讀看看。http://www.heorot.dk/beowulf-rede-text.html

根據大英圖書館網站的介紹,Beowulf(貝武夫)約略寫於10th末~11th,此時中國大約落在宋代。


最古老的英詩Beowulf手稿(寫於西元10th末)
*現存於英國的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
感覺跟現代英文幾乎是完全不同語言



晉代王羲之(西元303-361)「蘭亭集序」真跡
*現存於北京故宮
跟前者對照後覺得現在還能看得懂蘭亭集序實在有點小感動XD


2・文言文與口語脫鉤:


文言文一開始是從口語來的。秦代之前,人怎麼說話,就怎麼寫文章。比如說《詩經》《楚辭》《論語》《孟子》都是以當時的雅言口語基礎進行撰寫。

但到了漢代、魏晉之後,書面體跟口語愈來愈分離(人開始不「我手寫我口」),書寫模仿性既有的形式(以前的寫法),沒有什麼創新、變動。不過通常也不會特別想要創新,因為書面語多出現於官方文書,必須保持正式莊重的,在正式文書體寫上俗語是一件很庸俗的事情。

----------------------------------------

總結

・所有人都講同樣的「口語」,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本經典,不同地區的讀書人讀起來都不ㄧ樣

・古代菁英階層(讀書人、官員)是用「文言文」「官話」在溝通,但是大部分的普通百姓不太有跨地區溝通的需求。

・漢字是「字音」分離的一套系統

回首高中所謂的「字音考試」EX:蛤(ㄍㄜˊ)蜊(ㄌㄧˊ)、彩券(ㄑㄩㄢˋ)就覺得超級有病。在「文音」分離的漢字系統,所謂的發音根本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一個字不同地區、不同時代,都有不同的發音。

・「字音」分離讓文言文得以流傳千年,使得文字不會被口語的變動產生太大影響。


參考文獻:

・武春野(2011),北京官話與書面語的近代轉變,博士論文
・陳西御(2009),從雅言、官話到普通話,地圖Map,2009,第05期:50-57
・徐時儀(2007),漢語白話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輝(2010),19世紀東西洋士人所記錄的漢語官話,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第40期(6):105-113
・蘇力(2018),北大法學院教授蘇力:你能想像沒有普通話的中國嗎?,北京大學出版社(微信公眾號)
Beowulf,the British Library:https://www.bl.uk/collection-items/beowul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把人當做人的神秘體悟

把人當做人 今天上中國哲學史時,發生了一件小事,讓我產生一種奇怪的體悟。我想要把它記下來,防止自己忘記這個心情。 事情其實沒有什麼特別。這學期,由於某些緣故很少去上課。但這次聽說老師考前一週會公布溫習題,所以就去上課了。然後上課剛開始,老師在談王陽明,並問大家「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