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把人當做人的神秘體悟


把人當做人

今天上中國哲學史時,發生了一件小事,讓我產生一種奇怪的體悟。我想要把它記下來,防止自己忘記這個心情。
事情其實沒有什麼特別。這學期,由於某些緣故很少去上課。但這次聽說老師考前一週會公布溫習題,所以就去上課了。然後上課剛開始,老師在談王陽明,並問大家「是否覺得王陽明拒絕知識?」
隨後他就點人回答,結果當時叫到我的名字,並且還補了一句「這次桂冠獎得主,很厲害。」說起來很突兀,但在那瞬間我真的有種很奇怪的感覺。就是我突然感受到,我竟然是被「當做人的」。
「當做人」聽起來很怪,而我會這樣說,是因為至少在我的世界觀(主觀感受)裡,真正的「人」其實是很少的。在我主觀感受中,世界比較上是一個個佈景的集合。教室就是一個佈景之一,而老師、同學、桌椅都只是一些客觀的物件。我可以「認知」到他們的存在,但是在我的主觀感受中,我會覺得,「只有我」才是這個世界活生生的人。
因為我的主觀感受是這樣,所以我也會很自然以為別人的主觀感受也是這樣。由於我很少去上課,所以我就會覺得,老師、其他同學眼中的「我」,應該也只是他們世界觀的一個場景當中的物件而已。所以在那瞬間,當我聽到老師竟然把我這個「物件」記在心裡的時候,我感受到有「另外一個主體」把我「當作一個人」,我震驚了。

天下無心外之物

說完奇怪的感覺,談一下王陽明吧。
談到王陽明,王陽明最有名的理論就是「心即理」。王陽明覺得「理」自然就在每個人的心中,「理」是不需要向外追求的。而在心之外,更是無物。
王陽明朋友不服氣,就指著洞中的花問。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你說天下無心外之物,可是你看這花在深山中自開自落,跟我的心認不認識到有何關係?」王陽明說「你沒看到這朵花時,這朵花跟你的心同歸於寂。但你在看這朵花時,花就一瞬間明朗起來了,因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其實並不否認花的客觀存在,因此他說「你未看此花時」(這表示說還是有個花存在)。王陽明只是認為,比起客觀的花朵而言,他更覺得「如果花不在心中,那談論花的客觀存在又有何意義呢?」
而在我的世界觀中,我其實很習慣僅僅把人當作「客觀知識」,而不是「一個人」。我擁有很多「人的知識」,可是卻很少「認識人」的感覺。然而….「知道」再多有什麼用呢?畢竟人的主體還是心、是感受。用大量的知識去滋養頭腦,但心靈卻感受不到ㄧ絲愉悅,那到底人為什麼需要知識?
王陽明說的「良知之外,更無知;致知之外,更無學」本心之外的知識確實無窮無盡,但是當這些東西脫離本心之外時,再多知識又有什麼意義呢?在頭腦上認識再多人,而不是把他們放入內心,那知道這些人又有什麼意義呢?
有時候想到自己臨終之前,回顧人生會想要怎麼樣評語。有錢人?頂尖工程師?菁英?然而,仔細想想,這些詞彙並不讓我羨慕,反而我會覺得這樣的想像讓我很難過。因為這些東西跟我的「心」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我未曾用心的去愛過、恨過這個世界並與他人互動,而只是頭腦上擁有很多知識,物質上有很多財富,那真的是有意義的嗎?

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韓第《你拿什麼定義自己?》——想要留下一個怎樣的人生?


趁著學校就業博覽會工讀的空閒時間,讀了組織大師韓第的《你拿什麼定義自己》
這邊只記錄幾個比較印象深刻的故事與內容



1・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
在父親過世之前,作者有著看似成功的事業(到處搭飛機去各地出差、忙著出版書籍)。他愛著父親,但同時對父親也有著些許不滿。他總覺得父親不夠上進,ㄧ生從沒換過工作地點、推拒過許多升遷機會,甘願安逸地躲在小鄉鎮中當牧師。
直到父親過世的後,他回到家鄉,發現大街上充滿著對來跟父親致意的人,教堂被觀禮的群眾擠得水泄不通。無數的人跑來跟作者說,他的父親是如何幫助自己、如何的有智慧。

此時,他內心受到了震撼。

他想著「我到底想要留下一個怎樣的人生?」

2・臨終習題「想像自己在ㄧ生的最後一天,會怎麼評估這ㄧ生」
某次,作者在一個會場告訴接待人員「我曾經是這裡的主席」
原以為會受到熱情歡迎,沒想到,得到的只是一個輕輕的「喔,真的嗎?」
作者因此領悟了——不管是再怎樣名號再如何響亮、不管曾經再如何的舉足輕重,時間終究會沖淡一切。
因此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想像你活到很大的年紀,會怎麼評估自己的ㄧ生,你希望人們如何在告別式上介紹自己的?」 
如果能認真思考好這些問題,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根本沒有必要去做(抱括滑手機、看劇、缺乏應用的學習、永無止盡的追求利益,而不是為他人創造價值)
有人曾問中國的計算機科學家吳軍(Google中日韓算法創始人、前騰訊副總裁)
「你一天是如何做那麽多事情的?」
「我只是盡可能在一天內少做事情。」 吳軍回答
在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根本不值得做
「盡可能的少做事」這是我在這些人身上學到的智慧。

3・「庫存的知識腐壞的非常快。通常等你需要時,它已經不在了 」
這是韓地工作的經驗總結,我很同意這個看法。
我算是個「愛學習」(加引號表示諷刺)的人,每天至少會花2~3hr在APP上聽專欄或是看書。但其實,只有不到10%的知識真的會留在我腦海中。吸收知識於我而言,更像是一種類似於滑手機跟看劇的娛樂。而比純粹娛樂更可怕的是——我因此有理由欺騙自己是個博學的人,然而事實當然並非如此。
如果沒有輸出(Output),其實根本談不上學會,這也是我看完書趕快紀錄在自己的Blogger的原因。


###總結
這本書其實沒什麼新的思想,大部分都是些被前人用各種角度談到爛的人生智慧。而這本書(包括這篇文)也只是無數敘述角度中的一個版本而已。但我想,既然能被稱為「智慧」,那就表示能真正實踐這些智慧的人還是少數吧。

我想起古希臘哲學家所說的「實踐智慧」——真正的智慧不單純存在於頭腦之中,它是一種身心的ㄧ致。




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古代不同地區的中國人是互相如何溝通的?


古代不同地區的中國人是互相如何溝通的?

這個問題很奇怪,不就說中文嗎(古中文之類的)?不是喔。雖然現在感覺很正常,但這種「一個國家的人都說同一種語言」的想法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古代中國,各地的語言不僅有差異,甚至可能是完全互不相通的。
《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齊也,不可得矣。」
有名的「一傅眾咻」成語,講楚人學齊語的故事。-->不同地區,語言不同。
《左傳・宣公四年》「楚人謂乳谷、謂虎於菟 , 故命之曰鬥谷於冤 」
楚人把乳稱為「谷」,把老虎叫做「於菟」。-->不同地區連基本詞彙可能都不ㄧ樣,別說發音、腔調了。

室友之前去廣州,她就說那邊的導遊跟他們講「廣州客家話有一百種方言跟發音,別看這邊大家都講客家話,翻過一個山頭,這村的人就聽不那村的人的話了。」
所以,古代不同地區的中國人是如何溝通的呢?
  • 對於九成的普通百姓:根本沒有必要溝通,因為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會出遠門
  • 對於讀書人或上層統治階級:使用書面文字或是官話



1・共同語(雅言、官話)


中國最早已知的共同語應該是的春秋的「雅言」,是一種以王畿語音為標準的口語。

古字「雅」跟「夏」相通,因此雅言是華夏族群的共同語的意思,主要流行在黃河中下游一代。
劉台拱《論語駢枝》:「夫子(孔子)生長於魯,不能不魯語。惟讀《詩》讀《書》執禮,必正言其音。…..詩之有雅風也亦然;王都之音最正,故以為雅名。列國之音不盡正,故以風名。」

翻譯: 孔子生於魯國,雖然會說魯語,但是讀《詩》讀《書》還是以雅言讀書。

之後,每個朝代的統治階層也有自己的共同語,因為是上層菁英統治階層互相交流的語言,因此也稱「官話」,基本都是以那個朝代的「首都方言」為標準音。比如,唐跟唐以前的朝代,因為大多建都於河南洛陽,因此官話偏向「河洛語」 。至元明清,因為首都於北京,因此官話偏向「北京話」。

*不過雖說是「官話」,但這種語言也多僅停留在統治階級(讀書人、官員),沒普及到全國百姓,因為大部分的人沒事不出門(也沒能力出門)!

*其實官話這個詞大略明朝才出現,之前都稱為「雅言」「正音」(正確的發音)

是愈到後期,隨著社會交流變得頻繁,「官話」流行的範圍才開始突破階層界線,變得廣闊。
(明朝)《利瑪竇中國札記》指出「有一種整個帝國通用的口語,被稱為官話,是民用和法庭用的官方語言。⋯⋯官話現在在受過教育的階級當中很流行 , 並且在外省人和他們所要訪問的那個省份的居民之間使用。 ⋯⋯這種官方的國語用得很普遍,就連婦孺也都聽的懂。」
(翻譯:呃不需要翻譯)

不過,這種流行只是地區性的,還不算是全國流行。
(清朝)1810年高靜亭編官話教材《正音撮要》:「正音者,俗所謂官話⋯⋯語音不但南北相殊,即同郡亦各有別。故趨逐語音者,一縣之中以縣城為則,一府之中以府城為則,一省之中以省城為則,而天下之內又以皇都為則。故凡紳之家及官常出色者,無不趨仰京話,則京話為官話之道岸。 」
(翻譯:雖然都叫「官話」,但還是存在有南北差異,地區差異。不過基本還是根據統治中心為學習樣板,地方的學省城,省城學首都的。)

此外從「故凡紳之家及官常出色者,無不趨仰京話,則京話為官話之道岸。 」也可大致判斷出,「說官話」在當時算是一種流行,但並不是官方強制推行的統一語言
(清朝)法國耶穌會士Joseph de prémare 在1968年去中國傳教,並在他的著作《漢語札記》 序言中說 :在中國的不同地方,漢字的讀音各不相同。很多文人在讀單詞的時候,用的都是他們從小就學會的地方口音。如果你的老師就是這樣,而且他還不知道官話裡的發音,那你就不能求教於他。在我的書中,我盡量把所有的漢字注上我認為是官話裡的讀音。如果你的老師像我注的那樣來讀這些漢字,那你就可以相信他。
以前讀書很注重誦讀,除了方便記憶之外,可能也是為方便老師糾正官話的口音(好像學外文喔)

不過還是有許多人,是用自己的地方口音讀書。特別是福建、廣東的人在準備科舉考試,習慣用方言讀書,導致他們在宣讀朝廷指令時仍然習慣用方言讀音。

直到雍正皇帝受不了,才推行過官話普及,下諭旨,點明讓福建、廣東的官員好好學習官話,並在福建各地建立了正音書院 ,並要求讀書人一定要會講官話才能當官
(清朝)清俞正燮 《癸巳存稿》:「雍正六年,牽旨以福建廣東人多不諳官話,著地方官訓導。廷臣議以八年為限,舉人、生員、貢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准送試。」

(不過似乎沒什麼成效)




2・書面文言文
古人的第二溝通的工具就是書面文言文。

戰國時代,各國使用的文字都不太ㄧ樣。直到秦始皇推行了「書同文」,將小篆定為全國的通用文字。這才使得全國的書面溝通,有統一的文字基礎。



而除了文字統一之外,中國的書面語(文言文)也在此後形成了一種「基本詞彙」與「語法結構」類似的穩固結構。

這種「穩定性」,讓各語言不同的官員之間的通信,能保有一致性。不同地區的讀書人,即使語言不同,也可以利用筆談的方式溝通。此外,文言文也成為一種可以穿透時空的文體,即使過了兩千年,現在的學生去讀也可以看得懂大概。

文言文的穩定性來自以下兩點

1・漢字是表意(象形)文字:

漢字是象形文字,每個字的「字型」跟「字音」沒有絕對的關係。即使口語(字音)快速變化,文字卻能維持一定的穩定性。

「拼音文字」就很容易隨著口語習慣的變化。一但口語改變,文字為了「表音」就會跟著產生變異。比如現代英文跟古英文,已經有巨大的差異,而同為表音文字的拉丁文也幾乎已經成為死文字。

這邊附上「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英文詩歌」Beowulf(貝武夫)的原文連結,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閱讀看看。http://www.heorot.dk/beowulf-rede-text.html

根據大英圖書館網站的介紹,Beowulf(貝武夫)約略寫於10th末~11th,此時中國大約落在宋代。


最古老的英詩Beowulf手稿(寫於西元10th末)
*現存於英國的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
感覺跟現代英文幾乎是完全不同語言



晉代王羲之(西元303-361)「蘭亭集序」真跡
*現存於北京故宮
跟前者對照後覺得現在還能看得懂蘭亭集序實在有點小感動XD


2・文言文與口語脫鉤:


文言文一開始是從口語來的。秦代之前,人怎麼說話,就怎麼寫文章。比如說《詩經》《楚辭》《論語》《孟子》都是以當時的雅言口語基礎進行撰寫。

但到了漢代、魏晉之後,書面體跟口語愈來愈分離(人開始不「我手寫我口」),書寫模仿性既有的形式(以前的寫法),沒有什麼創新、變動。不過通常也不會特別想要創新,因為書面語多出現於官方文書,必須保持正式莊重的,在正式文書體寫上俗語是一件很庸俗的事情。

----------------------------------------

總結

・所有人都講同樣的「口語」,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本經典,不同地區的讀書人讀起來都不ㄧ樣

・古代菁英階層(讀書人、官員)是用「文言文」「官話」在溝通,但是大部分的普通百姓不太有跨地區溝通的需求。

・漢字是「字音」分離的一套系統

回首高中所謂的「字音考試」EX:蛤(ㄍㄜˊ)蜊(ㄌㄧˊ)、彩券(ㄑㄩㄢˋ)就覺得超級有病。在「文音」分離的漢字系統,所謂的發音根本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一個字不同地區、不同時代,都有不同的發音。

・「字音」分離讓文言文得以流傳千年,使得文字不會被口語的變動產生太大影響。


參考文獻:

・武春野(2011),北京官話與書面語的近代轉變,博士論文
・陳西御(2009),從雅言、官話到普通話,地圖Map,2009,第05期:50-57
・徐時儀(2007),漢語白話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輝(2010),19世紀東西洋士人所記錄的漢語官話,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第40期(6):105-113
・蘇力(2018),北大法學院教授蘇力:你能想像沒有普通話的中國嗎?,北京大學出版社(微信公眾號)
Beowulf,the British Library:https://www.bl.uk/collection-items/beowulf


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莊子哲學筆記2】養生主——如何在世間保全自我



明照老師的「莊子哲學」,是我上大學以來少數覺得值得修的課。 聽他的課,常常一瞬間就會被他的莊子世界觀所感動了。



養生主


在莊子《養生主》中,談了一些如何保全生命的方式,以下是我自己的心得。


1.緣督以為經——能夠「順應局勢」
認識世界不可奈何的部分,接受並順著它往前,藉此保護自己不受社會的傷害
2.為善无近名,為惡无近刑——擁有「局外意識」
在順應世界的同時,也不將自我的價值建立在變動的外界基礎之上


ㄧ、順應局勢


想要養生,第一件事,就是要認識到世界上有許多不可奈何
生死、機運、天賦、家庭.....很多都不是能由自己決定的
因此莊子說: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間世》)

只有當我們可以充分認識到:
世界上有很多無奈以及很多人力也無法左右的事情,並安然地活在其中時,德才會到來
橋水基金的創辦人Ray Dalil也在《原則》這本書說道


「人的失敗最主要是因為『不接受』或『不能成功應對』生活中的現實情況。」 (《原則》)            

對於現實,不願意面對,或是即使知道也拒絕去行動,往往是人受傷的原因。

比如某個明明知道要期末考,但還是躺在床上看Netflix的大學生。就是因為不願意面對現實,因此變得現在很痛苦(恩對啦我在說我)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養生主》)
[以下為不負責任翻譯]

老子死了,他的好朋友秦失去弔唁他,結果進去只嚎了三聲就出來。

弟子問(也不知道是誰的弟子):「喂....你不是老子的好朋友嗎?你這樣弔唁的喔??」

秦失說:

「我進去弔唁時,看到老人哭得像喪子,年輕人哭得像喪母

  他們的感情濃烈,就像是要逃避生死這個事實ㄧ樣(遁天倍情)

  而因為不願意面對現實,這些人受到了「遁天之刑」的懲罰

(因為逃避現實,慾望跟現實碰撞而產生的痛楚)

 但我們的生命不都來自於天嗎?人生不就是這樣在適當的時間來,然後在適當的時間走嗎?

我已看透了現實,因此自然不會跟他們一樣了。」


*天=在人之外,那些無可奈何的外部力量


(另外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因為很有名所以就懶得寫)


二、局外意識



      但是,認識世界擁有不可奈何的成分,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該因此盲目地活在世俗當中,我們同時應該保有一種清明的「局外的意識」。

莊子說

「為善无近名,為惡无近刑」(《養生主》)


根據明照老師的解釋,意思是說:
「當所有人都覺得你是好的,你不應該就真的認為你是好的;當所有人都認為你是惡,你不應該真的認為你是惡的」

他人的評價當然是有參考價值的,然而外在世界是不斷在變動的。因此把「自身的價值」建立在「無常變動」的外在世界上,就像是把房子蓋在鬆動的土地上ㄧ樣危險。

依賴他人的想法而活,就是讓自由掌握在他人身上。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逍遙遊》)


有種人他的才能可以當官,可以照顧一個鄉里,德性還可以比擬國君,並且有能力治國。這種人看起來很優秀,而事實上他們也是以這樣的外在功績在這樣看待自己。 

這種人就是所謂「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外部世界的人」,他們擁有好名聲、好功績,並且依賴這些外顯事務當作自己自我肯定的依據。

然而,外在的事物並不可靠、充滿不確定性。
我們可以努力,但努力並不能保證世界給你好的評價、好的回報。


那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當一個人把自我價值丟到了這些變動的基礎上,他其實就是受到這些「不可奈何」的社會所控制,因而他的生命價值也變得危險。



只有明確認識和追求自己的內在價值,才不會被浮動的外在評價所控制住
(延伸閱讀:價格與價值


最後附上魯米(Rumi)的詩:

“Yesterday I was clever, so I wanted to change the world. Today I am wise, so I am changing Myself."   --Rumi

昨天聰明的我,想要改變世界。

今天智慧的我,選擇改變自己。





*延伸閱讀:莊子筆記(1)——「如何變得自由?就是不要把自由交給任何事物
*延伸閱讀:確認自己的內價值——「價值與價格,談考大學這件事


把人當做人的神秘體悟

把人當做人 今天上中國哲學史時,發生了一件小事,讓我產生一種奇怪的體悟。我想要把它記下來,防止自己忘記這個心情。 事情其實沒有什麼特別。這學期,由於某些緣故很少去上課。但這次聽說老師考前一週會公布溫習題,所以就去上課了。然後上課剛開始,老師在談王陽明,並問大家「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