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發展理論每個都雞歪的要死,所以我們到底怎麼評價一套理論啊?(這是疑問句)




        


    每次到國、高中公民課學到人類發展理論,像是佛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啊(原我、自我、超我)、艾瑞克森八階段發展危機(活潑自動vs羞愧懷疑......),皮亞傑的基膜(schema).....等
我都會有種「靠北~為什麼是這樣?」「什麼原我、超我的....裡我、表我、雞掰我也不錯啊!」、「為什麼是活潑vs羞愧,而不是XX vs YY」或是「基膜這倒底是是三小,可以吃嗎?」的感覺,雖然心裡很不爽這些心理學家ㄧ直提出一堆似是而非的東西,但為了考試總之還是只能先背起來再說~

結果到了大學原以為可以解脫了,沒想到在普通心理學、人類發展學的課堂上
「他・馬・的,怎麼還是要學這些鬼東西啊!」
這些理論每個都雞歪的要死,所以我們到底怎麼評價一套理論啊?(這是疑問句)

然後因為作業的關係,我終於有機會認真去思考還有評價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了。這其實是期中考作業,題目意思大致是「從課堂上,選出一套最能描述人類成長的發展學理論。」
以下是我的看法:
====================================

    在這篇文章中,首先我會提出一套我對科學理論的判準方式,主要用來說明我認為「何謂一個有品質的科學理論」。之後,我會用這套判準來對課堂上一些提過的發展理論做出大略性的分析。透過分析與比較,最後我會在其中選出一個我認為較好的理論。
一・科學理論優劣的判准

我認為一個有品質的科學理論,應該要有以下特色:

可證成性與邏輯一致:這是評價理論品質最基礎優先前提,如果一個理論經不起科學實證、邏輯又前後不融貫,它就沒有「可靠性」可言。
廣度與深度廣度是指一個理論可以解釋多大範圍的現象?使用上是否侷限在非常小的領域?還是可以普遍套用到各個狀況?深度是指理論對現象背後的機轉、成因、細節做了多少程度的描述與解釋。
簡潔清晰不預設過多前提論述與結構要盡量清楚、簡潔,如果能夠簡單說明,就要去掉多餘的內容,像是應該要避免預設過多的前提,因為那些複雜、抽象的假設可能會妨礙讀者的理解。
實用性與啟發性這個理論在現況下還實用嗎?有沒有辦法對我們想達成的目的做出實際的貢獻與利益?它有沒有提出一些不一樣的見解,還是只是在重複一些大家已經知道的東西?

二・分析與評價

接下來,在這裡我將對心理分析理論(Freud,1856-1939)、社會文化理論(Vygotsky,1896-1934)、基本需求理論(Maslow,1908-1970)、心理社會發展論(Erikson,1902-1994)、認知發展理論(Piaget,1896-1980)等五個理論,進行分析與批判。


心理分析理論(Freud,1856-1939)
心理分析理論區分了原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並認為人的動力是來自飢餓、性、侵略等原始驅力。因此人類的成長都跟人內心最原始的性心理息息相關,並提出所謂的性心理發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佛洛伊德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他的心理分析理論對後世心理學影響深遠。然而,作為一個科學理論,我對心理分析論的質疑是它缺乏了可證成的可靠性,理由如下:

研究方法不嚴謹: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學並非在透過嚴謹控制下的實驗而提出,而是基於他在臨床工作時對病患的觀察,缺乏客觀的實驗證據。
理論本身也缺乏可否證性:心理分析論缺乏了科學理論應該有的「可否證性(Falsifiability)」,可否證性是科學與非科學之間的一條界線,大意是說科學理論必須能夠容許邏輯上反例的存在,使得人們有辦法從實際生活找出實例去檢驗理論的真偽;因為若是一個理論在實務上無法被證明亦或是被推翻,那它就僅僅只能算是一種對事物的非科學性宣稱。而心理分析理論與其「自圓其說(ad hoc)的輔助假設特性」使得它缺乏了可否證性的性質,如科學哲學家Karl Popper就認為「佛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根本沒有辦法被證實,因此不能夠算是科學。」


社會文化理論(Vygotsky,1896-1934)
強調兒童的認知發展是來自跟社會文化成員彼此社交互動的結果,是一種互動的過程。


在當代已經缺乏實用性與啟發性維果斯基的社會文化理論說明了文化因素對人類發展 的影響。在20世紀的學界,這套理論或許具有一定程度原創性。 然而,對當代的人來說,當我們要「進一步了解人類的發展」時,看維果斯基的理論的只會有種「這大家都知道,還要你說嗎?」的感覺。由於科學與知識的普及,「社會因素會影響兒童發展」對大部份的人來說幾乎可以算是一種常識(就跟「手放開,筆就會掉到地上。」一樣的普遍),因此對我們來說,維果斯基的理論可以說是「沒有在我們已知之外說出更多的東西」我們甚至可以不用看過這套理論,也能透過自身的成長經驗知道自己的成長確實受社會因素影響深遠。然而,我並不是想宣稱社會文化理論缺乏價值,因為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維果斯基(或是沒有牛頓)等人的研究,我們現在可能也不會對這些「常識」有著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只是認為,至少對擁有豐富知識的現代人來說,這個理論已經在不再具什麼實用或啟發性了。



 基本需求理論(Maslow,1908-1970)
 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

沒有可靠性跟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一樣,馬斯洛的理論也缺乏實驗,它比較像是對人類觀察後的一種宣稱,背後卻沒有調查統計或實驗的基礎來證明實際狀況確實如此,如M.A.Whaba、L. G. BridwellMaslow reconsider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need hierarchy theory》一文中就指出「並沒有發現到任何證據顯示存有馬斯洛所定義的需求層次」。

缺乏理論適用的廣度除了其他科學家對他的批評外,其實我們自己也可以想出各種對於這個理論的反例,例如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缺乏愛與歸屬的人,他也有可能達到自我實現的進程」。因此在實際上,這理論並不普遍適用於每個人,因而缺乏理論的廣度。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Erikson,1902-1994)
把人類發展分為八階段,每階段都有屬於自己的心理社會危機,前一階段如何解決會影響下一階段解決的能力。

擁有使用的實用性跟前面一些理論不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對人類發展提出了一套具體性的時間軸,例如1~3歲的兒童會有「活潑自動」與「羞愧懷疑」的發展危機,因此比起那些曖昧模糊的的發展理論,這套理論具體地指出人類各階段的發展關鍵,方便人們在使用上對於不同的年齡層進行評估並做出協助。


然而這套理論卻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像是

缺乏可證成性這也是最嚴重的缺點,跟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一樣,心理社會發展論的八階段也只是出自於他對兒童及人類長期觀察後的結果,是一套屬於他自己的宣稱,而未經由嚴密的控制實驗或是科學統計證明
沒有對現象解釋的深度:這個理論並沒有解釋到個人是「如何」或是「為什麼」從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個階段,它只是描述了一個現象而已。


認知發展理論 (Piaget,1896-1980)
     專注於兒童的認知發展如何從一個階段改變到下一個階段,並提出兒童藉由基模(schema)來去理解世界並且進一步學習、認知。

皮亞傑理論也是目前我相對贊同的理論,它具有以下優點

具備可證成的可靠性:跟其他理論比起來,皮亞傑的理論是建立在他對兒童一連串的科學實驗之上,並且也經過許多現代心理學家的反覆檢驗。

擁有對現象解釋的深度:認知發展理論對兒童的認知發展進程背後進程、機轉有一套詳細解釋,例如,它說「兒童面臨新知識會產生同化(assimilation)、調適(accommodation)」等兩種模式,對於兒童如何獲取知識架構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模型。

評估上的實用性跟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一樣,他也整理出了大致的階段時間軸,例如感知運動階段是0~2歲,這樣就方便人們對於不同年齡的兒童進行評估。


但從另一面來看,我覺得認知發展理論有一個可能的小缺點,那就是——

皮亞傑對基模(schema)的預設有點多餘理由是,皮亞傑的基模概念就跟佛洛伊德的原我、自我、超我一樣有著非科學的「不可否證性」,它是一種形上學的宣稱,但實際上我們卻很難用科學方法去驗證它們的存在。但或許我們可以說,皮亞傑是用一種文學上的比喻手法在說明兒童如何從最基本、原初的狀態去進行學習、吸收知識。但我依然認為,皮亞傑最好不要隨意去宣稱一個無法被證明的抽象東西存在,因為一個不夠清晰簡潔預設上缺乏根據的理論很容易妨礙閱讀者去理解,此外也可能失去一些它在科學上的可靠程度。


但除了基模這點之外,皮亞傑其他部分的表現還算不錯,也能夠經得起科學實驗的檢測,因此在可證成性上比佛洛伊德、馬斯洛、艾瑞克森....等人而言來得可靠;對現象的解釋沒有像艾瑞克森避而不談;也沒有維果斯基那樣缺乏實用,綜合品質算是相對優秀的。因此綜上所述,我認為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是五個裡面最好的發展理論。

====================================

註釋:「不可否證性」參考了哲學雞蛋糕的文章《佛洛伊德:你總是想幹你娘》



*我其實應該在文章裡標註一下我引用了什麼和出處,但我有點懶,期中考後再說

*這作業我寫了快3000字,但其實它只佔期中考成績的12分,並且只要約500字就好。(哭哭)



把人當做人的神秘體悟

把人當做人 今天上中國哲學史時,發生了一件小事,讓我產生一種奇怪的體悟。我想要把它記下來,防止自己忘記這個心情。 事情其實沒有什麼特別。這學期,由於某些緣故很少去上課。但這次聽說老師考前一週會公布溫習題,所以就去上課了。然後上課剛開始,老師在談王陽明,並問大家「是否...